麦马学姐就读体验分享 | 新生入学加拿大,应该怎么按部就班融入新生活?
发布日期:2021-08-11 浏览次数:1632
大家好,我是汀姐,一个有态度的留学过来人。
上一期文章,麦马学姐给大家回顾了当年她申请加拿大本科选校选专业的一些心得体会,今天麦马学姐继续给大家带来入学加拿大后,在麦马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体验。
行前找室友
焦虑不安之前有说因为我们那一届的毕业生几乎没有去麦马的,所以大一住宿舍找室友成了一个难题。当时还不知道CSSA(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的存在,所以在各大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学校的名字。
先是在微博上找到了MAC CSSA的主页,然后关注了他们的公众号进入了新生群。CSSA提供的新生群分的很细,包括了各大院系自己群,也有很多学长学姐在里面分享干货。
所以大家不要有过多的焦虑,可以关注学校CSSA相关的公众号,里面有专门写给新生的行前手册和指南。我就在新生群里找到了我当时大一的室友Jennifer,同时也是之后group work的合作伙伴。
P.S. 找室友当然还是有好朋友一起比较好,这里也建议找和自己相关专业的同学做室友,这样刚开学可以一起熟悉校园,一起上课吃饭,作业有不懂不会的也可以互相探讨。
初到麦马校园
迷惑不知所措因为Jennifer是加拿大读的高中,所以比我对那边了解更多。当时我们是一起买了机票在机场碰头,然后预定了接机去学校。后来才知道CSSA还有MSU(McMaster Student Union)都有接机服务和相关的志愿者。
到了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领Student Card和宿舍钥匙。我们当时到的时候已经十二点多了,校园内只剩下party完的同学们。正当我们迷茫不知道去哪的时候,一个外国姐姐看我们拿着行李,然后问我们需不需要帮忙。我们说找不到领学生卡的地方,她就带着我们去了Student Centre,然后走回了宿舍。办完学生卡后我们拖着四个箱子艰难的朝宿舍方向走去,又有三个热心小哥问我们需不需要帮忙提行李,还没等我们点头,他们就提着行李拿到了我们房间门口。(第一次去的大家买机票最好还是买白天到的,不要太晚了,人生地不熟注意安全。)校园生活-精彩又新鲜开学之前的一周还会有专门欢迎新生的Welcome Week,我会把相关视频链接放在下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CK7VDGJVc
当时每个系还有专属颜色的T恤可以领,宿舍同楼的中国学生还会线下面基,是交朋友的好机会哦。
学校的Campus Store是每年开学季挤到爆炸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要买每门课的需要的textbook或者相关的courseware。当然也会卖一些学校的周边和衣服,下图就是冬天Campus Store出的“圣诞x麦马”的卫衣、冷帽和围巾。
每年九月份都会有ClubFest,有点类似社团招新的活动,记得当时看见了一个社团专门招新同学种有机蔬菜饼切进行了现场售卖;当然学校的CSSA社团也会招新(负责新生活动,春晚等等)。我当时是参加了DWB(DeGroote Women in Business), 社团的目标是为现在的女性人才提供一个与未来领袖会面的平台,也是通过商业教育和经验指导充分吸引和激励女性商科学生。学校网站一般有详细的Club介绍,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因为高中有被要求参加志愿者相关的活动,所以在大一期间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当时参加的是一个为当地公立小学准备早餐的社区志愿服务,有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各个国家的同学一起,每次结束志愿后还会有一些小活动和分享,同时也是提升口语的好机会。后来也参加了其他一些志愿者活动,比如去社区帮助一些at-risk kids,陪伴他们的课后时光;也有组织同学去辅导一些新移民的小孩的功课和英语(来自Frankie的素材)。
每年四月份Final Exam之前,学校还会举办一个Light Up the Night的活动,邀请了一些Speaker还有乐队表演,也会租一些游乐设施。当天学校会变成一个小型的游乐场,还有活动周边可以通过玩游戏领取。记得当时我和朋友为了拿到活动的T恤,排队玩了好多次磁水枪的比赛。不过遗憾的是没有坐上每年的经典项目摩天轮,因为排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哈哈。
(图二娃娃旁边摆的一堆白色就是我们想拿到的T恤,右边是扔飞镖扎气球送娃娃的地方,图3是18年学校请来的乐队表演)
学校的International Student Services也会专门为国际生举办一些小型的Workshops和活动,当时参加过一个叫Language Cafe的活动,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学一些自己感兴趣语言的基础词汇/日常交流用语。可以申请当老师,也可以只参加活动。
(图上是17/18收到的邮件)
学校对于心理方面的压力和问题也很看重,有任何课业上的压力或者焦虑心理都可以通过学校的Student Wellness Centre预约,与专门的老师沟通交流。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当时压力比较大,眼睛不舒服去学校的诊所查看,过了一周诊所给她打电话refer了一个教授,建议她定期去教授那里咨询相关情况(来自Esther的素材)。包括我当时因为有些水土不服胳膊上起了小疹子,也是在学校的诊所预约然后去Student Centre的小药店买涂抹的药膏的。这些都是保险可以报销的哦!
很多同学可能会担心饮食不习惯,水土不服等问题,我知道的几所学校里的餐厅都是有中餐提供的。以麦马为例,大家一般都会去吃bistro, 第一是因为中餐还算好吃,第二是因为春节的时候餐厅会有专门的combo,我之前就吃到过烤鸭(因为是限量的,所以一下课就去排队了)。学校还有主要做素食的餐厅。种类很多,不一一列举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开以下链接详细了解。
https://discover.mcmaster.ca/hospitality/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想提一下:大四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我们的课都是线上进行的。在申请研究生的过程中,因为申的学校临时要求我提交Official Transcript并且给了Deadline,但是纸质版的需要排队且时间较长。然后在朋友的建议下,用学校开发的Online Chat窗口联系了Office of the Registrar, 告诉了她们我的需求。本来是PDF版本也是需要一周的,但是因为我提到了时间紧迫,所以学生办把我的申请提前了并且mark了加急,所以顺利的在deadline之前把成绩单提交了上去。
以上关于学校生活与体验的部分就讲到这里啦,接下来还有商科专业的介绍和哈密尔顿生活篇,敬请期待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