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fall申请进度自测:做好这些,你也可以成为那个拿下名校offer的幸运er!
发布日期:2022-05-05 浏览次数:501
2022年9月入学的申请已经接近尾声,2023年9月入学的申请马上也将启动了,对于很多准备留学和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留学的同学来说,都绕不开一个话题——留学规划!
“在这段时间我该做什么?”、“在这段时间我该准备什么?”、“这些材料应该什么时候递交?”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同学。同时,有些同学希望能成为“一个月拿 offer”“6 周上藤校”的幸运儿,尽早结束这场申请马拉松。
所以怎么才能“稳准狠”地快速拿下 offer 呢?汀姐来剖析一下留学申请圈存在的四个观点。
留学圈申请观点
你又上当了!
那些1个月就读耶鲁哈佛,
几个星期拿下G5港三新二
都是骗你的!
现实是:1个月拿名校offer并非天方夜谭
看看你身边的大佬:思路清晰、手脚麻利,两周可以搞定文书简历;早早就联系好了推荐人,推荐人有一定社会地位还很给力;
成绩出色,核心课全部到位,开成绩单没有意外,流程真的很顺畅,几周完成申请并不困难。加上递交早,运气爆棚,招生官不拖拉,offer明天就到手。
所以,申请季的难点有时不仅在于申请本身——申请过程中时间线环环相扣、任务安排得严丝合缝,而在于涉及很多前期的筹备工作,其中最硬核、优先级高的就是——2023Fall保证核心课& GPA 刷的更高。
为什么大公司的实习不要我?
是我真的太菜?
不是说实习都分分钟可以拿下的吗?!现实是:不是你的能力问题,而是目标太高
与其执着于“一步登天”,不如先脚踏实地,把握好自己可以够到的。实习和全职工作一样,有时候需要通过不断积累来“升迁”,比如从小公司、线上实习或者 Part-time Assistant 到大家向往的 big name,接触到相对核心的业务,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尤其大三暑假前,建议至少积累一次申请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有真实经验打底,找到含金量更高的实习机会概率会增大很多。这样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or科研经历又+1!
还是实习经验比较重要,
英语到暑假再考吧
现实是:标化考试成绩决定你的申请下限
你或许听说过一些实习不多、“逆袭”到名校的故事,但是英语拉垮、单靠实习来凑的“逆袭”,是不是就很少见了?所以,标化是留学申请的基本点。
汀姐建议在大三下学期完成托福/雅思的二、三考,和 GRE/GMAT 的二考(这里的考试次数也不是固定的,考出目标分数是最关键的,但是很少有同学可以一次考出理想分数,所以需要尽早做好刷分的打算)。
最迟在大三暑假完成 GT 的分数目标。咱就是说,大四大家都在冲申请季了,你还在考语言不难受么?
现在才五月,着什么急?
九月再选校,手拿把掐的!
现实是:没想到吧,确实问题不大
以21、22fall的申请季为例,9-10 月是大部分同学进行选校的时间段,需要调查项目的要求、排名情况、认可度等等信息,进而确定想要申请的学校和项目。
不过如果想要更加详尽的资料,比如毕业生就业情况、授课情况、生活体验等,建议大家将这类大量、深入的项目调研工作放在平时消化掉,可以豆瓣扒帖子、加留学微信群收集信息、或者关注朗汀汀,拿到第一手留学消息。
所以,如果你想做好、做透彻选校调研的工作,目前至少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比方说倾向的留学目的地是?什么类型的学校是你向往的?大致想要申请哪个(些)专业?是否要混申?
此外,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长期目标:学术 or 工作?归国 or 海外就业?这些都和你的选校息息相关。留学目标get好,名校offer没烦恼!
大四开学准备硬性标准部分对应了一些申请材料:
01 成绩单
每个同学的需求不同(比如有些学校甚至可以删掉一些科目、有些学校允许把课程标注 pass/fail),具体能出什么样的材料需要早点去确认
02 应届生在读证明/非应届生毕业证和学位证明
03 排名证明
部分情况需要,如果你的 GPA 一般但排名还不错,可以作为一个补充资料提交
04 身份证明文件
如身份证、护照
05 语言成绩单
托福、雅思、GRE、GMAT 等,是否接受在家考成绩和其他成绩(如Duolingo)需提前和学校确认
距离 2023 fall 申请季没几个月了,各大公司暑期实习的投递通道也纷纷关闭,感觉申请备战的节奏越来越快。你的留学to do list完成了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