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般的“留学剧情”真相是什么样的!
发布日期:2021-11-24 浏览次数:698
留学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留学圈充满谎言,这可丝毫没有夸张,虽然有些“善意的谎言”能让你自信心暴涨、或是你选择性地忽视,但还是要擦亮眼睛,当一台测谎仪,别被人卖了还替人家数钱呢~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留学圈常见的几大“谎言”!
工作的谎言
留学生想留在国外,很简单,轻轻松松就能找到工作,拿到绿卡。汀姐想说,快醒醒吧,口水都要流到桌子上了!
留学生想留在国外,要坚持做的两件事:逛论坛求内推+海投。关于海投,如果你简历上没有相关的实习经历,就别对海投抱有过多期待。但试,还是要试的。万一呢?
没有万一。纽约早就开始慢慢不再提供国际生职位了。加上疫情的原因,国际生求职的局面就一度,更僵硬了。终面搞定了,已经拿到口头offer,结果一周后被HR电话告知,offer无了。
而关于内推,就得多聊聊了。国外有头有脸的tech firms基本不招new grad,Netflix就是其中一个。所以,靠内推成了CS人的“救世主”。国内互联网大厂也盛行内推风了?
国外内推有分2类情况:一种是Refer,这个大家都懂的吧?另一种是Lead,这种都是不熟的人帮你投个简历,和海投的效果差不多。
内推也有蛮多坑的,很多帖子都是钓鱼,骗你去网站注册、骗你钱的,简历还差点被偷了。谁能想到骗子这么丧心病狂?
教授的谎言
这次的考试,开卷,24小时之内做完上交就可以了。教授言之凿凿地说:只要你课后作业好好做,平时上课认真听讲,这次的考试2个小时就能做完,好多题目之前都出现过。
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但是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这门课是出了名的难,平时每周作业,看上去只有三四题,每题却恨不得有10个小问,不花上个十几个小时翻书、找笔记根本做不完,做完了还至少会做错一小半,怎么考试2个小时就能完成了?
大概是教授看起来太诚恳,所以考试开放的那24个小时内,先是和老同学吃了个饭、逛了个街,再躺在沙发上打了一会儿游戏,在离考试结束还剩下5个小时的时候才开始做。
吃着零食轻松地打开试卷,在看到考试只有三道题,but每道题也有abcdefg小问的时候,还不死心,嘴角还残留着一丝自信的微笑。后来微笑自然是慢慢裂开了,奋战到5个小时的最后一秒,还是没能写完。
这哪是什么教授口中2个小时就能完成的试卷?!教授是对2小时有什么严重的误解吗?!感觉自己被骗了!
招生官的谎言
招生官慢慢悠悠地翻着手上的材料,心里想着:这一届学生质量不太行啊,还赶不上上一届呢...这分数呢,还凑合,能过得去。也是,连分数都达不到的材料根本到不了他的手上。
实习经历一看就是编的,普普通通的实习非要整地这么花里胡哨。人嘛也平平无奇,毫无亮点啊,不是Minority也不是First-Generation,不够白也不够黑,就这还想被录取?接着就把材料扔进了垃圾桶,这份材料肯定是学生辛辛苦苦几个月写的,在招生官的手上停留了不过15秒。
两个月后,学生的邮箱中收到了一封拒信,言辞恳切:
经过了仔细的考虑,我们很抱歉不能给你Offer……
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没有被录取只是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祝愿你能在其他学校实现自己的价值!
其实概括起来就三个字:你不配!但话不能说的太难听,万一这学生以后要给学校捐楼呢。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招生官点了点头,觉得自己做的很对!
大学的谎言
学校实力看排名说话?南安普顿今年挤进了QS前100,官方网站上恨不得铺天盖地全是宣传。学校排名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但在了解学校的时候,也要意识到这种排名本质是也只是一种商业宣传行为。
很多大学拒绝回答问题或者提供相应的数据,不参与排行榜,说的更加直白,不想和这些排名机构产生任何见不得的人的利益关系。而且吧,由于排名标准的不同,同一所学校在不同的榜单上排名可能天差地别。
了解学校的时候觉得:“这个学校我听都没听说过,那肯定不是什么好学校。”实际上,光美国就有将近4000多所大学。没听过学校的名字是非常正常的...学校的曝光率受排行榜、名人校友,以及学校名字等多因素的影响,和学校本身的实力相关程度并不是很大。
以上这些谎言,你是不是莫名躺枪了?虽然这些谎言听起来让人身心愉悦,但大部分是泡沫,是一霎的花火。小编希望大家拥有火眼金睛,遇到谎言,表面波澜不惊,内心警铃大作:快跑!